「远视储备」这回事儿,家长你真的懂吗?

大家好,我是一个曾经也是小近视的现任大眼睛持有者。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最近家长圈里非常火的一个词——远视储备。看到这个词,可能有的家长要问了:这又是哪个眼科专家发明的新名词?是不是想多卖点眼镜?别急,先别捂住你家孩子的眼睛。听我一席话,也许能少做一场视力检查!

远视储备的神秘面纱

其实,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“远视眼”。不信你看,刚出生的小婴儿,不仅眼睛小,连眼轴都很短。这时候,他们的眼睛一般都有一个+200D左右的远视度数,这就是传说中的「远视储备」。随着小朋友的成长,眼轴逐渐变长,远视度数慢慢减少,直到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。一般来说,六岁的小朋友眼睛里还有个+75~+125D的远视度数,这些“远视储备”可是个宝贝啊!

  数据来源:国家卫健委《幼儿园近视防控手册》

「远视储备」和近视,敌还是友?

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“远视储备”和近视到底有什么关系呢?你可能会好奇,储备越多是不是就越能防止近视?其实,并不全然。

「远视储备」就像是我们眼睛的“健康银行存款”,随着年龄增长和眼轴的延长,这些“存款”会逐渐减少。假如一不小心存款耗尽了(也就是远视度数降到0D甚至负值),这时眼轴就容易过度增长,眼球变长了,就从“远视眼”变成了“近视眼”。

所以,「远视储备」的减少会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。反之,如果远视储备较为充足,眼轴增长得比较“佛系”,近视的几率就相对较小。

远视度数多多益善吗?别被误导了!

家长们,注意了!虽然远视储备是个好东西,但这“存款”也不是越多越好。远视度数过高可能带来很多“小麻烦”。比如,孩子看东西可能总是模糊的,因为眼睛为了看清楚,必须用更多的调节力;时间久了,这样不仅容易引起视疲劳,还可能导致弱视,甚至是屈光调节性内斜视(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?)。

远视储备不足 = 必然近视?未必!

说到这里,有些家长可能开始焦虑了:“那要是我家孩子远储不足怎么办?岂不是一定要近视了?”其实,远储不足并不代表百分之百会近视。近视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比如基因、用眼习惯、户外活动时间等等。

举个例子,如果孩子天生眼轴就比较长,再加上平时喜欢躺着看书、玩手机,近视的风险就会更高。因此,科学管理孩子的用眼行为,合理增加户外活动,还是有机会避免近视的哦!

孩子远视储备不足怎么办?应对有妙招!

那么,发现孩子“远储不足”,家长该如何“亡羊补牢”呢?这里给各位家长支几招:

  1. 建立屈光档案:定期带孩子去眼科检查,建立详细的屈光档案,及时掌握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。
  2. 改善用眼习惯: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定时休息,遵循“20-20-20”法则——每用眼20分钟,远眺20英尺(约6米)外的物体至少20秒。
  3. 增加户外活动:研究表明,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。
  4. 健康饮食:均衡的营养摄入同样重要,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、C和Omega-3的食物,对眼睛的健康大有裨益。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828869165

工作时间:8:30-21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       

扫一扫加微信好友咨询

返回顶部
首页
电话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