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瞳值是什么?
我们的眼睛中间有个黑色小孔,这个孔叫做瞳孔。瞳孔大小会随着光线的变化放大、缩小,来改变进入眼睛的光线量,以此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。
正常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约2.5-4mm,黑暗环境下,瞳孔会变大,一般直径在4-8mm,存在个体差异,一般大于6.5mm属于大暗瞳。
当光线越明亮时,瞳孔越缩小,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:在正常明亮环境下的瞳孔直径,就是“明瞳”值。
光线越昏暗,瞳孔越扩大,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。在昏暗环境下的孔直径,就是暗瞳值。
暗瞳多大是正常的?
大部分成年人暗瞳大小在6.5mm以内,但并不意味着暗瞳大于6.5mm就是异常的。人的暗瞳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随着年龄的增长,暗瞳可能会逐渐减小。比如18岁的时候你的暗瞳大小为7mm,但是到了40岁的时候,暗瞳大小可能会缩小到6mm。

暗瞳和近视手术二者关系
无论是激光手术还是ICL晶体植入手术,都有一个治疗的光区。理论上来说,当手术的光区完全覆盖暗瞳最大面积的情况下,术后视觉效果才最好。
如果暗瞳大小超过光学区大小,术后出现眩光、光晕、夜间视力不佳的可能性较高。目前,激光手术的光区一般在6-7mm之间,ICL晶体植入的光区最大可以达到7.3mm。
如何应对暗瞳带来的影响?
个体暗瞳大小与光区大小差,决定了术后出现眩光几率的大小。暗瞳直径大,超过了光区,并不一定代表你会有不舒服的感觉,只是说理论上暗瞳直径大,那么在相同的手术条件下,可能术后出现眩光的风险会比其他人高。但是眩光是一个主观的概念,这就跟大脑的这个降噪功能有关了。
造成眩光的因素是很复杂的,暗瞳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,大家不必太过于纠结暗瞳大小这一个数值。如果术后出现眩光等不适,可以适当使用护瞳因子草本护眼液/缩瞳药物来缓解症状。
当然,暗瞳大不等于术后一定会出现眩光,医生也会根据近视度数、角膜厚度、暗瞳大小等情况,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,尽可能地减少术后眩光的发生和程度。